近日,易县法院成功化解一起涉企合同纠纷,被告当场履行。审理过程中,承办法官通过对双方释法明理,耐心调解,在帮助原告解决了问题的同时,也帮助企业维护了良好的信誉,利用司法的力量优化了营商环境,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张某系一名餐饮从业者,在对某商场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后,与商场签订了美食广场摊位租赁合同。根据合同条款,张某需向商场支付10000元作为保证金,由商场为张某提供相应的经营摊位。租金的计算方式为根据营业额的一定比例进行抽成。然而,在张某依约缴纳了保证金之后,商场却未能按预定时间开业。为此,张某多次与商场负责人李某协商,希望解除合同并退还保证金。李某起初答复商场开业在即,建议张某耐心等待,但张某等待数月仍无音信。无奈之下,张某将商场诉至法院,要求解除合同、退还保证金,并赔偿其为筹备经营所产生的经济损失。
经查阅卷宗了解案情后,何法官第一时间与被告负责人李某进行了电话沟通,向其详细询问商场目前的情况,李某表示商场前期营业筹备工作遇到了一些困难,导致无法按计划开业。现在商场也在一直努力寻找解决方案,争取能够尽早营业,然而,李某表示目前尚无法给出确切的开业日期,希望法官从中调解让张某再等等。何法官在认真倾听完李某的讲述后,对其着急的心情表示理解,但也提醒李某,希望其站在原告的角度考虑一下,原告作为一个个体经营者,为了经营专门参加了食品制作培训,并且办理了相应的证件,为此投入了不少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,如果不能确定准确的营业日期,那么原告也无力再继续承担扩大的损失了。随即,何法官拨通了原告电话。在了解被告的意见后,电话中原告情绪有些激动,坚决表示无法继续等待,并明确指出,若被告无法退还保证金,他将不会同意进行调解。
为彻底化解矛盾纠纷,不影响企业正常发展并减少当事人诉累,何法官认真梳理案件争议点,确定调解思路和方式后组织双方到庭进行调解,调解过程中,从双方利益平衡点切入,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、互谅互让。何法官从站在维护企业形象的角度出发,再一次苦口婆心的给商场负责人李某做起了工作,告知其一个企业要以诚信为内核,树立并积极维护自己的商业形象,才能立足于商界,为自己带来更多商机,形成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良性循环。对于商场这样的大型企业来说,良好的形象才是吸引顾客、合作伙伴和投资者的重要因素。同时告诫李某如案件一旦判决,进入执行程序后,不仅会对企业的声誉造成更大的损害,还可能面临一系列不利法律后果,给企业后续的招商工作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。最终,在何法官锲而不舍地沟通调解下,商场负责人李某与原告就合同解除和后续问题达成调解协议,李某当场履行,纠纷得以妥善化解。
下一步,易县法院将主动延伸司法职能,不断推进信用法治化、规范化、标准化建设,进一步强化市场主体守信意识,以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水平,推动涉企纠纷高效、妥善、实质化解,助力企业健康发展,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。